close
本月論文導讀:玻尿酸的使用
玻尿酸目前使用非常廣泛,台灣估計去年一整年使用量大概是用量一百四十萬毫升。
但是併發症可是層出不窮,嚴重造成失明,鼻頭壞死的例子也非常多。
本篇文章是整理2014/1集合全世界專家進行肉毒桿菌跟玻尿酸臨床使用規範討論會的結論。
- 印堂,鼻翼,鼻子,顳側都是容易產生血管併發症的位置。
- 打的深度,速度,容積,位置準確度都是重點。
- 玻尿酸打的量越大越容易產生異物反應。
- 施打前要詢問病人過去病史,有無對玻尿酸或其他填充物過敏。
- 打的位置如果有過帶狀皰疹,需要預防性投與抗病毒藥物。
- 避免打入血管併發症:使用細針,鈍針,速度慢,了解解剖構造。
- 降解脢的使用:針對有慢性硬塊,再排除感染或治療感染後可以使用。
- 產生過敏反應:可以使用抗組織胺或口服類固醇。
- 治療三部曲:抗生素-降解脢-類固醇。
- 臉部血管分布: 要避免打到這些血管才能減少併發症產生。一般非科班出身醫師對於這些解剖構造不夠熟悉,都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。
以上是本月的論文導讀,也歡迎大家留言討論。
愛力獅 - Alex的整形外科 痞客邦:
愛力獅 - Alex的整形外科 粉絲團: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