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型外科的另一雙眼:外科醫師的攝影器材
最近剛好把TAKARA的腳架賣掉了。讓我突然想到攝影跟醫學的關聯(OS:這是哪門子的突然?),
常常會遇到學弟妹問要買哪一種相機來拍手術或是傷口的照片,或遇到病人會質疑為什麼要拍照?
再見~TAKARA
一個良好的醫療環境或美容中心(如我們的美容中心如下),並不是追求窗明几淨或者是豪華設備,或是美容師、護理人員正不正(誤)。而是專業!
整潔明亮的美容中心,感謝阿姨的用心。
攝影是一個藝術也是一種紀錄,不同於文字,攝影可以讓每個人透過眼睛傳達視覺資訊給大腦,而非文字運用想像而得。
所以在整形外科、皮膚科或全部醫療來說,就像鄉民說的有圖有真相啦。
在整形外科及皮膚科領域中,拍照是很重要的一環,提供術前術後的比較、治療前治療後的比較、手術的紀錄、教學活動、醫療糾紛的證據、研究論文的材料。
- 皮膚科攝影角度
攝影於皮膚科的運用也非常地重要且廣泛,除了基本的腫瘤切除需要局部的腫瘤近照及相關皮膚鏡檢查之外,
最常見的就是全身濕疹等全身病灶,這時就有特定的擺位需要患者們的配合(如下圖),每一次固定擺位除了可以確保各角度皆有完善紀錄,
也方便醫師追蹤治療前治療後的相關比較,雖然麻煩,但在醫療上的紀錄卻是一大助益。
我也不是像六便士向詠、周周、李杰、饅頭爸等攝影大師能拍出驚心動魄的好作品,
也不用像攝影師Majia把腫瘤拍得如此唯美(http://www.niusnews.com/=P3f1tj04 慎入,有人體器官照片!),
對於鏡頭跟相機的研究也不是完全的周詳,不過對於攝影的喜愛,以及臨床工具的運用,我可以提供大家一些常使用的工具跟選擇。
- 場地-攝影棚
不同於拍棚拍或身分證大頭照,醫學照片的攝影要考慮各個角度細節跟自然光的調配。
這個是我們美容中心小而美的攝影棚(不是刑求的房間XD),患者們會坐上這把椅子或站在中間十字的位置來進行攝影。
再把圖片中間放大一下,在國外有專門負責醫學攝影的攝影師配置在醫院或診所內,
但台灣目前是還沒有聽說有這樣的配置,根據我們台灣勤儉刻苦的精神,只好自己念論文設置傻瓜攝影棚,讓每一位來使用的醫師都可以簡單上手醫療照片。
常見的幾個手術如雙眼皮、眼袋、拉皮、隆鼻、墊下巴等,不僅要正面、兩側45或90度,
並且要拍攝正常表情、閉眼、微笑、抬頭上仰(隆鼻限定)等情況,
最好可以有一段影片紀錄動態表情。唯有越精確的紀錄,越能避免彼此認知的落差。
攝影棚拍還有一個好處:棚燈的架設
如果你的相機有熱靴,直接將無線觸發器安裝在熱靴,便可以跟棚燈連線作更好的曝光。
而且因為是傻光攝影棚,光打的角度跟醫師患者距離角度都調好了,在使用上也不會太困難。
B. 相機
預算、方便性是決定選擇相機的關鍵。預算夠多可以買全片幅單眼、全片幅微單眼;預算中等可以買一般APSC;
預算陽春可能只能選消費型數位相機、或直接用手機拍攝。會好幾個地方到處跑單眼相機加鏡頭等就比較笨重、傻光相機反而輕便好攜帶。
其實現在約5000元左右相機的品質就都不錯,預算如果在這上下就挑喜歡的吧。
以我目前的習慣來做推薦,如果你會常跑來跑去,想選簡單不更換鏡頭的相機,就找一台可以近拍或觸控手動對焦的會比較好
(我覺得還算好用的包括:舊的Nikon P310、Canon S100、Sony RX100、新的Nikon P7700、Canon G7 X、SONY RX100M3 )。
如果有固定拍照空間就可以找一台單眼架著(這個範圍就很大,Canon、Nikon、Sony各有擁護者)。
我的舊相機群
C. 鏡頭
◎一般消費型不可換鏡頭相機:不要依賴數位變焦去做放大縮小,失真率高,用腳前進後退對焦放大吧~
◎單眼相機部分:
不同焦段的透視感不同,要拍整個人的樣子記得不要選廣角鏡,形變會過大,而局部特寫(如口內或眼睛等)可以選60或100微(100mm Macro),
但是因為相機會距離拍攝物體過近產生陰影,這時就要配合使用環形閃光燈來消除陰影。
◎百微鏡:
Minolta 100mm f2.8 Macro
Canon EF 100mm f/2.8 L Macro IS USM
Nikkor AF-S VR Micro-Nikkor 105mm f/2.8G IF-ED
D. 閃光燈
一般手術燈是無影燈,拍出來的顏色會偏光,在白平衡調整上要注意,不然就是先拉走手術燈,使用上述閃光燈拍攝。
E. 用手機拍照吧
前面說了很多,但現在手機的畫素跟近拍距離都還算堪用,iphone、 Sony的拿來拍過的經驗也都可行,如果拍攝物體的深度不深,
基本上手機就足夠用了,如果沒有多餘預算就先用手機拍攝吧。但如果是要投稿論文 還是用單眼相機拍攝。
愛力獅 - Alex的整形外科 痞客幫:
愛力獅 - Alex的整形外科:
留言列表